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福建将乐盖竹洋绿片岩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家龙 《福建地质》2001,20(4):177-184
通过1:5万夏茂幅区调,在政和一大埔断裂带以西,南平-宁化构造带中段,首次发现一套中无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组合,即盖竹洋绿片岩。通过对这套绿片岩组合地质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特征等多方面与闽东地区中元古代绿片岩组合的对比和探讨,发现二者特征基本一致,据原岩建筑等推论,这套绿片岩组合是在中元古代地壳拉张减薄的环境下,幔源物质沿南平-宁化构造带的海底裂隙侵位喷发,同时接受间断性海相钙硅质,砂泥质沉积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2.
在柴北缘的鱼卡-锡铁山-沙柳河一带,出露夹有榴辉岩透镜体的花岗质片麻岩(正片麻岩)和副片麻岩(片岩)。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数据显示副片麻岩(片岩)与正片麻岩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成分和一致的Nd模式年龄(1.88~2.18Ga),结合副片麻岩(片岩)局部包在正片麻岩中的野外关系,正片麻岩可能为副片麻岩(片岩)原地熔融作用的产物。U-Pb锆石测定表明熔融作用产生的正片麻岩的岩浆形成时代为952Ma。另外,这些夹榴辉岩的片麻岩(片岩)也与柴北缘北侧不夹榴辉岩的深变质基底片麻岩和中南祁连地块的变质基底片麻岩有相似Sm-Nd同位素特征和近一致Nd模式年龄(1.87~2.26Ga)。表明它们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可能来源于具有古元古代晚期地壳形成年龄的同一变质基底。然而,与柴北缘北 侧和祁连地块的深变质基底岩石不同的是,这套含榴辉岩的片麻岩(片岩)明显遭受了早古生代变质作用的影响,正片麻岩锆石U-Pb测定获得的下交点年龄为478±44Ma,与柴北缘地区榴辉岩的变质锆石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而已在都兰地区副片麻岩锆石中柯石英包体的发现也证明了含榴辉岩的片麻岩(片岩)与榴辉岩一样同样经历了UHP变质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柴北缘含榴辉岩的片麻岩虽然具有与相邻变质基底相似的早期演化历史,但在早古生代又与所夹的榴辉岩  相似文献   
73.
盆地基底是制约盆地形成演化与构造变形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盆地基底是剖析盆地构造特征的重要途径。塔里木盆地北部处于负磁异常区,推测其基底为变质沉积岩。本文对这一推断利用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吐格尔明背斜核部出露的元古宙片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片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集中在(775.3±5.8)Ma~(787.1±6.8)Ma,表明它们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代表约800 Ma发生的晋宁运动,这一构造事件形成了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基底。片岩SiO2含量大于70%,长英质组分含量高,Al2O3、K2O富集;稀土元素总量(ΣREE)平均为166×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微右倾型,具有弱的负Eu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等具有正异常。通过原岩恢复,判断该变质岩是一套由石英砂岩类变质形成的副变质岩。这与塔北航磁负异常特征吻合,这种性质的基底强度较小,在后期表现出构造沉降幅度大与构造变形强烈。  相似文献   
74.
The occurrence of rhythmic layering of chromite and host serpentinites in the deformed layered igneous complexes has been noticed in the Nuggihalli schist belt (NSB) in the western Dharwar craton, Karnataka, South India. For this study, the chromitite r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Jambur, Tagadur, Bhakatarhalli, Ranganbetta and Byrapur in the NSB. Petrography and ore microscopic studies on chromite show intense cataclasis and alteration to ferritchromite. The ferritchromite composi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Cr number (Cr/[Cr+Al]) (0.68–0.98) and lower Mg number (Mg/[Mg+Fe]) (0.33–0.82) ratios in ferritchromite compared to that of parent chromite. The formation process for the ferritchromite is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exchange of Mg, Al, Cr, and Fe between the chromite, surrounding silicates (serpentines, chlorites), and fluid during serpentinization.  相似文献   
75.
Nguyen D.  Nuong  Tetsumaru  Itaya    Hironobu  Hyodo  Kazumi  Yokoyama 《Island Arc》2009,18(2):282-292
Conglomerates of the Kuma Group, central Shikoku, southwest Japan contain Sanbagawa schist clasts with a variety of metamorphic grades and lithologies. K–Ar and 40Ar/39Ar dating of phengite show all the pelitic schist clasts from low- to high-grade zones have similar phengite ages (82–84 Ma) that are significantly older than those from the in situ Sanbagawa sequence of central Shikoku. This is because the Kuma–Sanbagawa sequence was exhumed earlier than the in situ Asemi sequence with an exhumation process intermediate between those for the Kanto Mountains and the in situ Asemi sequences. 40A/39Ar plateau ages (103 and 117 Ma) of phengite in amphibolites indicate the timing of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xhumation of the metamorphic pile, probably close to the peak metamorphic age.  相似文献   
76.
日本四国地区分布有大量具有独特地质条件和活动特征的结晶片岩滑坡。长期的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季节性的集中降雨是影响此类滑坡活动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对此类滑坡活动观测资料和降雨资料的综合分析,阐述了结晶片岩滑坡的活动特点以及集中降雨对其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有效雨量和滑坡位移等反映降雨影响和滑坡活动状况参数的分析,揭示了集中降雨与滑坡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确定了对该地区滑坡活动产生影响的降雨特征,为此类滑坡灾害的防治与管理提供了依据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7.
羌塘中部的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上,由榴辉岩、蓝片岩和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组成,其形成过程对探讨板块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中的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并结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中的石榴子石具有多期次变质结晶的特征,保留了岩石多期次变质的信息。结合岩石组构特征,最终确定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至少经历了3期次的变质作用。第一、二期均为绿片岩相,当时岩石不具定向构造且未达到高压;第三期为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变质作用,与区域上蓝片岩的形成及榴辉岩的蓝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大体同时,该期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了岩石的片理,最终成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变质作用时代为218Ma左右。  相似文献   
78.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变泥质岩的逆时针P-T-t轨迹与构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浆弧东段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代表岩浆弧的中-下地壳,是研究岩浆弧深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理想载体。本文对冈底斯弧东段布久地区的变泥质岩,即石榴石夕线石云母片岩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岩石学和相平衡模拟表明,片岩由黑云母、白云母、石榴石、夕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的钛铁矿、金红石组成,含或不含蓝晶石,经历了早期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与部分熔融,变质温压条件为~7kbar和~770℃,中期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与深熔作用,变质温压条件为~10. 5kbar和~775℃,以及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与熔体结晶作用,退变质温压条件为~7. 5kbar和~705℃,具有逆时针型的变质作用P-T-t轨迹。本文和现有年代学研究表明,片岩的早期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与部分熔融发生在~70Ma,后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与深熔发生在50~45Ma,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与熔体结晶开始于45Ma,持续到25Ma。大体积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地壳加热与加厚,以及大陆碰撞导致的地壳缩短与加厚是冈底斯弧表壳岩在晚中生代至早新生代被埋藏到下地壳,经历长期持续高温、高压变质与部分熔融的构造机制,而加厚岩石圈地幔在渐新世的拆沉导致了岩浆弧加厚下地壳的折返。  相似文献   
79.
北祁连山缝合带是一条典型的早古生代大洋型俯冲带,其中发育两条蓝片岩带:含硬柱石的低级蓝片岩带和含榴辉岩的高级蓝片岩带。在清水沟地区含榴辉岩的高级蓝片岩带中的高压变质富锰硅质岩中发现稀有的砷硅锰矿,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砷硅锰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拉曼光谱、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砷硅锰矿密度为3. 69~3. 75 g/cm3,硬度为6~7,与石英、红帘石、蓝闪石、多硅白云母和赤铁矿等矿物共生,二轴晶,正光性,(010)解理完全,从淡黄色到金黄色,多色性强烈;砷硅锰矿的主要成分是Si、Al、Mn,富含As,并含有少量的F、V、P;在拉曼图谱上,砷硅锰矿具有许多明显的特征峰,且显示出砷酸根、钒酸根以及MnO键和Si O3基团的存在;在晶体结构上,砷硅锰矿为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nmm,晶轴参数为a=8. 934、b=5. 817、c=19. 005。这些矿物学特征可以作为砷硅锰矿的鉴定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0.
基于点荷载试验武当群片岩的风化分组及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干泉  余飞  陈善雄 《岩土力学》2012,33(Z1):229-232
针对中元古界武当山群(Pt2wd)片岩,开展大量的现场点荷载试验,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确定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Pt2wd)片岩的点荷载强度(垂直岩层)的均值、方差以及分组区间。通过开展沿片岩不同层面方向的点荷载试验,分析平行岩层和垂直岩层点荷载强度的相关性,确定该种片岩的各向异性指数;结合室内单轴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给出适用于武当群片岩的点荷载强度IS与单轴抗压强度Rc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